《燕花歌》
  相關:攸縣美物之豆腐:韻味千年 香飄萬里
  攸縣美食好韻味之血鴨:傳說源起宋丞相文天祥
  攸縣風俗:神奇的“打鐵水”
  攸縣民俗:傳承百年 賈山皮影
  攸縣民俗:誰說女子不如男 巾幗娘子也舞龍
  “攸女仙境”:體現攸縣歷史文化積澱的重要平臺紅網攸縣站記者 劉潔瓊
  位於湘東南、贛西北交匯處的攸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幾次人口大遷徙的必經之地,自然也融匯了各地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攸縣民間藝人尤其善用通俗的方言,編寫歌謠民諺,從不同的角度表達愛憎好惡。如客家山歌、龍船號子等,其中民間長調《燕花歌》(又稱《柯子書》)在攸縣東南鄉一帶傳唱最盛,這首民間長調源於清代,完全由藝人口耳相授,代代相傳。有時,三五人圍坐在夏夜的禾坪(曬谷坪)或冬天的火爐邊,不用伴奏,用攸縣方言和特有的曲調進行清唱,更深夜靜時,唱詠歌連綿,吸引著滿坪滿屋圍坐的聽眾《燕花歌》,他們時而嘆息,時而憤恨,《燕花歌》跟隨歌謠故事的情節發展同悲同喜。
  《燕花歌》是一部長篇言情歌謠,此歌長約800餘行,主要講述一個反對封建包辦婚姻,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柯子書與吳燕花。在很多年前的一個春光明媚日,年輕後生柯子書外出踏青,在杏花村遇見了出閨採菊的吳燕花,兩人一見鐘情,就在樹林中,蒼天皇土作證訂下終身。然而不久發生戰亂,柯子書應徵奉旨“解糧”去荊州前線,吳燕花被哥哥吳月車作主,許配陳姓人家,並接受了聘禮,逼迫妹妹下嫁,而吳燕花堅決抗婚。她得知“解糧”人被敵困時,“猶似亂箭刺心窩”,“哀求神靈救情哥”。後來朝廷發兵解救荊州,柯子書完成軍務回鄉,遣媒求婚時,卻遭到吳月車的反對,吳燕花與柯子書聯名上告官府。長沙府尹升堂問案,三堂會審作出判決:“燕花先許柯家子,只因解糧未收親。燕花應嫁柯子書,本府為你作主婚。——陳家別處求佳人。”
  此歌七字一句,五句一段,結構別出心裁。這種“起承轉合”四句式再加上總結性或過渡性的一句的五句式在民間歌謠中極為少見。這首長調歌被中國文學界贊為民間文藝佳作中的珍品,被收入《中國歌謠集成》(國家捲)。  (原標題:攸縣民俗:長調《燕花歌》——幾近失傳的長篇方言歌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ldvgdxwwsr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